搜索到72篇“ 三峡库区水体“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三峡库区水体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被引量:7
2023年
悬浮物浓度是评价水体水质及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2020年5月长江三峡库区与长寿湖水体实测悬浮泥沙浓度及同步光谱数据,对照Landsat-8、Sentinel-2、GF-1三类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不同卫星仿真波段与不同波段组合下离水光谱反射率与水体悬浮物浓度相关关系,筛选得到长江三峡水体悬浮物敏感波段,并尝试率定其有效参数区间。采用线性、指数、多项式等多种数理统计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三类卫星对应的反演模型,对比不同卫星可用于三峡库区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监测的最优模型,选出一个最佳模型用于长江三峡库区水体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三类卫星数据中近红外/绿光的波段组合与悬浮泥沙浓度均具有最显著的相关性,其中Landsat-8的相关系数为0.7713(P<0.001),Sentnel-2为0.7734(P<0.001),GF-1为0.7300(P<0.001);(2)三类卫星的最佳回归模型均为线性模型,模型R2均超过0.60以上,方程F检验均通过99%置信区间,说明常用的三类卫星均可以有效应用于三峡水体悬浮物的监测。但结合长江三峡水体特征、模型验证精度、时空分辨率以及数据获取难易程度等因素,认为Sentinel-2卫星数据最适于三峡地区水体悬浮物的业务性应用监测;(3)长江三峡悬浮泥沙浓度整体呈现江岸高于江心,下游高于上游的趋势,夏季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在7、8月水量增多、洪涝频繁情形下悬浮泥沙浓度整体显著增加;5月长江干流区域悬浮泥沙浓度基本在40~80 mg/L左右,江岸边的浓度有达到100 mg/L左右的情况,7、8月悬浮泥沙浓度维持在80~120 mg/L左右,下游地区甚至达到了160 mg/L以上。而处于支流内陆湖泊性质的长寿湖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呈现湖岸边高于湖心的分布特点,悬浮泥沙含量不同时期的波动变化较小,长江干流洪涝发生对其影响较小,5、7、8月湖中浓度基本在40~80 mg/L左�
李航范莉徐维新王利花李嘉皓崔林林
关键词:悬浮泥沙反演
三峡库区水体溶解性有机物和颗粒物垂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3年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平行因子法(PARAFAC)解析三维荧光光谱(EEMs),对三峡库区(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和神农溪)水体中溶解有机物(CDOM)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POC和DOC含量具有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和神农溪POC和DOC含量随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表层最大,表层以下急剧降低,3 m以下降低趋势区域缓和,10 m处POC和DOC含量基本相等。其中相同水深基本表现为: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神农溪,局部有所波动。三峡库区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其中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和神农溪TP、TN、NH+4和NO-3含量随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表层最大,表层以下急剧降低,3 m以下降低趋势区域缓和,10 m处TP、TN、NH+4和NO-3含量基本相等。其中相同水深基本表现为: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神农溪,局部有所波动。三峡库区水质较好,总体为Ⅱ~Ⅲ类,其中TLI指数依次表现为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神农溪,百岁溪属于富营养级,主要是由于N含量超标,九畹溪、沙镇溪属于中营养级,神农溪属于轻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值为35,属于中营养水平。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神农溪CDOM吸收系数a(280)和a(350)均表现为百岁溪<九畹溪<沙镇溪<神农溪。回归分析显示:百岁溪和沙镇溪POC和DOC与CDOM吸收系数a(280)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九畹溪和神农溪POC和DOC与CDOM吸收系数a(350)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三峡库区荧光指数(FI)在1.32~1.43之间,均值为1.39,说明三峡库区陆源占主要贡献。生物指数(BIX)在1.03~1.14之间,说明三峡库区CDOM主要由生物细菌活动产生。腐殖化指数(HIX)在1.62~1.97之间,说明三峡库区CDOM主要由生物细菌活动产生,与BIX指数一致。由此说明三峡库区CDOM来源于自生微生物、藻类等新近自生源。
隋聚艳李丹丹肖海红王玉振
关键词:三峡库区溶解性有机物颗粒物
一种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属于水资源预警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预处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富营养化评估子系统、风险预警子系统和辅助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多种类型的...
陈昭明王伟邹劲松赵迎
文献传递
基于GF-1数据的三峡库区水体信息精细化提取被引量:16
2019年
为实现江河类狭长型水体信息的精细化提取,利用GF-1卫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库区及重庆市水体信息进行了精细化提取。使用总体分类精度、Kappa系数、错分误差、漏分误差、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等指标对库区水体信息粗提取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区水体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均超过90%,除试验区4的Kappa系数为0.8841以外,其余试验区均超过0.9,提取精度较高。结合目视解译的方法,在粗提取结果的基础上对各问题进行精细化处理,得到精度高、完整性好的三峡库区以及重庆市水体信息数据,可为后续该区域的精细化遥感业务开展提供有效资料。
张德军杨世琦王永前王永前
关键词:水体信息支持向量机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水体中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三峡库区水体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并探讨其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不同时间(三月份和六月份)和空间(干流与支流)的水体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并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分析样品中固氮功能基因(nifH)的多样性进而探讨其与水体地化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三峡库区水体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具有时空差异。支流水体样品的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高于干流水体样品;六月水体样品的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高于三月水体样品。三峡库区三月水体样品中的固氮微生物群落以Proteobacteria (50.3%)和Firmicutes (40.0%)为主;六月水体样品的固氮微生物群落以Proteobacteria(48.4%)、Firmicutes(25.4%)和Cyanobacteria(19.0%)为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与温度、pH和DIC等地球化学参数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其中温度和pH的相关性系数最大。【结论】三峡库区固氮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时空差异,影响三峡水库水体中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和pH,同时浊度、DIC、氨氮也对库区水体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
佘伟钰冯灿杨渐蒋宏忱
关键词:三峡水库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环境因素
三峡库区水体中硫氧化菌的群落多样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干流和支流水体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方法】于2017年3月在三峡库区支流和干流共选取9个采样点,测量各采样点水体理化参数,针对水体样品的sox B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并分析水体理化性质与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克隆文库分析显示,本研究的三峡库区水体样品中硫氧化菌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纲,其中β-Proteobacteria的硫氧化菌是群落构成主体,在干流和支流的采样点中相对丰度均高于95.6%。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各支流采样点之间以及支流样点和其对应干流样点之间的硫氧化菌群落构成差异较大,而干流采样点间硫氧化菌群落构成差异较小。Mantel检验结果显示,硫氧化菌群落组成与水体的温度、盐度、溶氧量、藻含量和p H等理化参数呈显著(P<0.05)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硫氧化菌的群落多样性与藻含量和DIC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三峡库区支流和干流水体中硫氧化菌主要由β-Proteobacteria纲构成,库区干流水体中硫氧化菌群落构成较为相似,而不同支流水体中的硫氧化菌群落构成差异较明显,并且支流和对应干流交汇处的水体中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水体理化性质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储巧玲杨渐蒋宏忱
关键词:硫循环
三峡库区水体中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三峡库区水体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并探讨其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不同时间(三月份和六月份)和空间(干流与支流)的水体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并通过构建克隆文...
佘伟钰冯灿杨渐蒋宏忱
关键词:固氮微生物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环境因素
三峡库区水体和底泥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分布和来源被引量:25
2018年
通过对2016年三峡库区干支流18个采样点水体和底泥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和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三峡库区2016年水体和底泥中ΣPAHs分别为3.9~107.6 ng/L(均值为39.9 ng/L)和267.9~1018.1 ng/g(均值为490.9 ng/g),ΣPAEs分别为122.4~2884.7 ng/L(均值为848.1 ng/L)和192.9~3473.4 ng/g(均值为1253.35 ng/g).水库水体和底泥中PAHs和PAEs均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干支流水体ΣPAHs平均浓度均为放水期(6月)高于蓄水期(12月),干流底泥ΣPAHs平均含量在蓄水期高于放水期.干流水体中ΣPAEs平均浓度在蓄水期显著高于放水期,底泥中ΣPAEs平均含量为放水期高于蓄水期.库区水体中的PAHs以2~3环和4环为主,底泥中以4环和5~6环为主.水体和底泥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主.库区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焦化或煤焦油挥发、石油源及燃料的中低温燃烧;底泥中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石油.水体和底泥中的PAEs主要来源于塑料和重化工工业以及生活垃圾.
林莉董磊李青云黄茁郦超黎睿杨文俊
关键词:污染来源
三峡库区水体中可溶性C、N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解三峡库区水体中可溶性C、N的变化,本研究于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三峡水库涪陵段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水样采集,分析其中可溶性C、N成分的变化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库区水中DOC浓度范围为0.64~9.07 mg·L^(-1),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DOC年入库总量为1.78×109kg,入库量具有与浓度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DTN的浓度范围为2.59~4.35 mg·L^(-1),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年入库总量为1.32×109kg,入库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DON、NO-3-N分别占DTN的30.35%~63.45%、35.87%~67.72%.DOC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明显,水中DOC主要来自外源输入,春季、夏季降雨径流其外源输入量增加,而秋季、冬季则内源贡献有所增加;DTN受人为排放和水体稀释的影响相对较大.相关分析表明,DOC与DON呈显著负相关(P<0.05),通常以DOC/DON比值反映水中DOM的来源,库区DOC/DON范围为0.35~7.28,DOM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DOC/DON较高,DOM主要来自流域侵蚀;冬季DOC/DON较低,DOM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排放和内源现场产生;春季、秋季DOC/DON介于两者之间,DOM来源包括流域侵蚀、生活污水排放及现场产生等.
范志伟郝庆菊黄哲柴雪思江长胜
关键词:三峡库区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水体PAHs污染物生物监测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三峡库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和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三峡库区的地表水水质恶化,给该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和淡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PAHs是中国和世界其他河流生...
唐宇梅
关键词:生物监测PAHS三峡库区斑马鱼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许川
作品数:25被引量:261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 三峡库区 健康风险评价 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污染
施玮
作品数:36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LR 高效液相色谱 出厂水 源水
祁士华
作品数:249被引量:2,161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有机氯农药 多环芳烃 沉积物 土壤 表层沉积物
舒为群
作品数:307被引量:2,281H指数:2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微囊藻毒素 纯净水 饮用水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许峰
作品数:11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有机氯农药 土壤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三峡库区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