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0篇“ 一期修复“的相关文章
- 唇部组织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外科研究进展
- 2025年
- 唇部是颜面部重要的美学器官和生理器官,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和肿瘤等众多因素均可导致唇部组织缺损。目前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众多,但部分术式需要行二期断蒂和修整,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带来了多重负担。本文就近年来唇部组织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手术方式、技术改良和进展,适应证及优缺点展开综述。
- 刘梦栋(综述)李军(审校)
- 关键词:缺损皮瓣
- 踝旋转损伤镜下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和三角韧带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与三角韧带(deltoid ligament,DL)治疗踝关节旋转不稳定的的短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采用镜下一期修复ATFL和DL,并随访资料完整的18例患者。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7±7.2)min;术中失血量(9.4±1.4)m L;下地行走时间(14.9±0.5)d。所有切口均为一期甲级愈合,无切口深部感染,术中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6.4±2.1)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65.1±8.3),(93.7±4.4),P<0.001]和踝背伸-跖屈ROM[(61.3±3.7)°,(68.0±2.3)°,P<0.001]显著增加;而疼痛VAS评分[(3.8±1.0),(0.7±0.7),P<0.001]和踝内-外翻ROM[(47.2±2.2)°,(44.2±1.7)°,P<0.001]显著减小。此外,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患者踝关节的抽屉试验、外翻试验及内翻试验均显著改善(P<0.001)。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距骨小腿角(talocrural angle,TCA)和内侧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均无显著变化(P>0.05)。所有患者均出现踝关节明显退行性改变。[结论]关节镜辅助下一期修复ATFL与DL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旋转不稳定。
- 韩策王星宇滕兆麟耿翔张超王旭马昕
- 关键词:踝关节距腓前韧带三角韧带
- 阑尾补片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输尿管修复重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例如采用阑尾补片、口腔黏膜补片修复中上段输尿管狭窄,Boari膀胱肌瓣修复下段输尿管狭窄等手术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筛选合适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左右侧重建顺序的规划,从而达到理想的输尿管修复效果。本文将结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经验及国内外文献,详细介绍机器人辅助下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联合Boari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一期修复双侧输尿管狭窄的操作经验,并探讨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 肖行远余秋璇
- 关键词:一期修复
- 比较关节镜下分期与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
- 2024年
- 目的比较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multiple ligament knee injuries,MLKI)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分期与一期修复重建对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98例MLK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一期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分期修复重建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膝关节屈伸、内旋及外旋角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5)。结论关节镜下分期修复重建应用于MLKI患者中,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建坤肖展豪黄杜军
- 关键词:关节功能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预后
- 游离多块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单手多指创面
- 2024年
- 目的探讨游离多块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单手多指创面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2年3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12例35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5~58岁。其中1例5指、3例4指、2例3指和6例2指软组织缺损。清创后创面大小1.2 cm×1.2 cm~7.0 cm×3.5 cm。术中探查见其中24块皮瓣血管穿支源自腓浅动脉、7块源自腓动脉、4块源自胫前动脉,术中皮瓣穿支动脉及伴行静脉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以及掌侧或背侧皮下静脉相吻合;皮瓣切取面积1.5 cm×1.5 cm~7.5 cm×4.0 cm;术中均未切取神经,小腿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门诊定期随访,随访采用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供、受区状况。结果本组12例35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小腿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术后皮瓣成活35指,皮瓣成活率100%。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开展功能训练,追踪随访6~24个月,平均为11个月。25例皮瓣略臃肿,于3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剩余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术后6个月,所有皮瓣均可恢复部分深、浅感觉和触觉功能;供区小腿切口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本组修复的35指中优28指、良7指,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游离多块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单手多指创面,具有切取方便、一期修补多指创面、供区损伤小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李友唐林峰熊胜杜伟伟刘海亮程贺云张广亮巨积辉侯瑞兴
-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
- 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急诊一期修复前臂严重挤压伤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修复前臂严重挤压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22年3月,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对挤压所致的前臂严重损伤患者30例进行急诊一期修复。患者均有尺桡骨双侧或单侧粉碎性骨折、皮肤缺损,或伴有血管、骨及肌肉等组织复合性损伤。采用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进行创面覆盖、肌肉填塞、肌肉动力重建和骨的修复。术后每3个月通过患者来院复查、电话、微信等进行随访,记录皮瓣外观及感觉功能、骨愈合、前臂及手功能情况。结果成功救治28例,保肢率93.33%;血运危象探查7例,手术次数1~5次,平均2.6次,感染率6.67%;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6.7个月。术后6个月Anderson功能评分优良率71.4%;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平均34.2分。结论股外侧肌浅区嵌合移植急诊修复前臂严重挤压所致的复合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较高的保肢率,并恢复一定的前臂功能。
- 王新宏李海军王保山张忠宋文斌代创国王辉郑晓菊
- 关键词:前臂挤压伤
-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急诊一期修复GustiloⅢB型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结合骨搬移技术急诊一期治疗严重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例GustiloⅢB型严重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性骨折患者资料。急诊手术清除患者粉碎无活力骨块,钢板或克氏针固定腓骨,一期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胫骨,胫骨干骺端截骨后搬移。清创后胫骨存在大段骨缺损,达6.5 cm以上。术后定期随访,记录骨段搬移时间,骨折端愈合时间;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定患肢功能,Kofoed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50(11~23)个月;平均搬移时间4.39(3~8)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11.50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经过骨搬移后愈合良好,骨折端经过自体骨移植并加压后愈合。2例出现搬移骨段轴向偏移,及时调整外固定架后恢复;2例出现成骨不全,植骨后愈合。患肢功能优11例,良3例;踝关节功能优11例,良2例,及格1例。结论一期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严重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可使手术次数减少,病程缩短,临床疗效良好。
- 郭杰坤王楹杨轩晏欢欣钟豪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搬移牵张成骨
- 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儿童尿道下裂一期修复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6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围术期管理模式是否采用ERAS理念, 将其分为ERAS组(109例)和非ERAS组(97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比分析2组患儿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5 d内平均排便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中的差异。结果 ERAS组患儿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5 d内平均排便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71±1.12)d、(10 043.21±1 341.00)元、(5.21±1.32)分、(5.16±0.65)次、(5.03±0.61) d、(4.71±0.21)分, 均优于非ERAS组[(21.00±1.07) d、(12 993.44±1 081.00)元、(6.09±1.07)分、(2.91±0.48)次、(7.12±0.57) d、(4.14±0.1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患儿拔除尿管前出现发热、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6.42%(7/109)、3.67%(4/109), 均较非ERAS组降低[21.64%(21/97)、28.87%(28/9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导尿管脱出、感染、创面延期愈合、出渗血及拔除尿管后出现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围术期应用ERAS管理措施, 能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促进患儿康复, 值得进一步推广。
- 杨天成罗添华孟庆明任祯涛张旭辉
- 关键词:尿道下裂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
- 腭裂一期修复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研究腭裂一期修复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2017—2021年采用Sommerlad-Furlow术式治疗的980例先天性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腭裂类型、裂隙最宽处宽度、腭裂指数(裂隙最宽处宽度/上颌结节平面后缘宽度)、术前白细胞数、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医生年资、术中松弛切口的使用、手术时长、术后上呼吸道感染和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等。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延迟愈合和腭瘘,延迟愈合和腭瘘均归为愈合不良。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腭裂一期修复术后伤口愈合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980例腭裂患者中,正常愈合825例(84.2%),延迟愈合112例(11.4%),腭瘘43例(4.4%)。统计分析表明,医生年资、裂隙最宽处宽度、腭裂指数和手术时长对腭裂术后伤口愈合有影响(P<0.05),低年资医生、裂隙最宽处宽度较宽、腭裂指数大、手术时长较长是伤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腭裂一期修复术后的伤口愈合效果与医生年资、裂隙最宽处宽度、腭裂指数和手术时长有关。
- 吴敏尹恒陈丽先石冰李杨
- 关键词:腭裂一期修复伤口愈合不良
- 前交叉韧带一期修复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一期修复技术对急性近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收治的5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随访资料...
- 张勤东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一期修复保留残端本体感觉
相关作者
- 芮永军

- 作品数:403被引量:2,898H指数:2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皮瓣修复 皮瓣
- 张全荣

- 作品数:170被引量:1,0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无锡市手外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 外科皮瓣 皮瓣 再植
- 寿奎水

- 作品数:293被引量:2,182H指数:24
- 供职机构:无锡市手外科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岛状皮瓣
- 徐永清

-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94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 施海峰

- 作品数:107被引量:71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无锡市手外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指损伤 一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