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121篇“ 《解释》“的相关文章
解释被引量:1
2005年
王丽亚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的主要概念厘清
2025年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探究和解决刑事诉讼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厘清概念是构建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的前提。其主要概念包括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方法论、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厘清主要概念应秉持准确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以及程序正义原则,同时将建构主义与实在论相结合、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理论推演与实证方法相结合等方法融入概念厘清中。只有明确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方法论、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学理边界,才能够恰当地构建方法论,充分发挥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方法论规范司法解释的积极作用。
原美林王雪晴
关键词:法律解释法学方法论
我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历程与经验
2025年
从《民法通则》至《侵权责任法》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我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精神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问题,第二个阶段主要解决《侵权责任法》适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第三个阶段主要是配合《民法典》的正确实施。我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从规则创设到法律解释的转变;及时回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适应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准确发现和化解社会突出矛盾;解释水平显著提高,紧密围绕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出具有指导价值的解释。但总体而言,也存在个别需要注意和完善的事项。
张新宝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法律解释民法典
地方性法规行政解释制度的法治化构建
2025年
对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是我国立法工作“立改废释”中的重要环节。地方性法规解释除了立法解释外,还需要进行行政解释。但是,目前我国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解释制度存在法律依据不足、解释主体较为混乱、解释程序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地方性法规的有效实施。应积极推进地方性法规行政解释制度的法治化构建进程,这是立法规范适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地方风险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的有效路径,也是协调不同层级解释、规制各类执法解释的迫切需要。为此,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解释制度,明确同级政府作为地方性法规行政解释的唯一主体,完善优化解释程序和解释方法,并赋予行政解释更高的法律效力,更好发挥行政解释在地方性法规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王春业
关键词:立法解释行政解释
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宪法定位
2025年
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具有一元、两阶、多头的特征,形成了包含立法性解释与应用性解释的多维格局。两种解释关系的含混导致了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性质等问题的争议。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所独有的立法性解释附随于立法权,具有与法律相当的性质与效力;应用性解释虽在法理论上具有规则创制的性质,但在实在法体系中不应被视作立法权的行使,其本质上是上级对下级工作领导或指导的一部分,效力形态取决于制定机关在本权力单元内部的权威。当下对司法解释“法规化”的主张忽视了法律解释的制度语境,其基于默示认可与权力转授的证成难以得到宪法规范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属于应用性法律解释。其中狭义的司法解释应回归“法适用”属性,以审判监督权为制度依托实现指导而非领导的功能;广义的司法解释应当分流,其中涉及的审判规则、司法行政规则等应适度法规化。
钱坤
关键词: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
日本法解释学发展过程研究
2025年
作为构成现代法学知识体系核心的方法论知识,法解释学起源于近代欧洲,以“舶来”的形式被引入中国、日本等后发的亚洲现代化国家,但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日本,在建构现代法学知识体系时,存在着与旧存的社会“惯习”以及与外部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双重冲突。集中体现在近代以来日本法解释学的“继受”到“再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本土社会“惯习”对“外部”的他国法律话语体系支配社会的反抗,还要面对现代社会中发生的规范科学向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向,这导致法解释学原本基于“逻辑—演绎”方法所构筑的“科学性”受到了怀疑。上述冲突引发了战后日本法学知识体系内部法学理论和宪法、民法等部门法领域围绕法解释学改造的一系列论争,法学家们试图通过对法解释学知识的重构巩固整个日本法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同时部分性地开放法律系统中对外封闭的知识“再生产”过程。现今的日本法解释学作为整体性、一元化的知识体系已经在不同部门法领域走向了解体、分化,但日本建构法学知识体系发展所采用的渐进式策略值得借鉴。
卫洪光
关键词:法解释学本土性
一种基于可解释性的条件表格GAN建立方法
本发明属于数据生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性的条件表格GAN建立方法,包括:构建预训练模型;通过可解释性模型计算原始数据集中各样本的特征,并集合形成特征数据集;利用所述特征数据集训练所述预训练模型;构建基础GAN框...
马占飞罗浩业马子渊李学宝马钰松郭广丰
一种在测井解释平台调用异源环境解释模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测井解释平台调用异源环境解释模块的方法,包括:设置中间层组件管理中心,中间层组件的接口对应于相应测井解释模块的标识;在测井解释模块所运行的第二类平台中,将已开发的解释模块和第二类平台进行封装;开发中间层...
邢强张晋言许东晖贺传宁李庆元王志美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的仿真场景优化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的仿真场景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因子重要性分析和等效测试场景识别两部分,实现由仿真结果出发分析测评因子权重,智能确定用于生成场景的因子组成,识别出等效的生成场景,达到精简用于测评的仿...
潘海昕路鹰任金磊朱明璇王慧玲吴旭侯志申吕永泉李皓月张辰翰孟元军张佳宋英冬张骞郝盛镔
认真对待法律解释的怀疑论——为法律解释的理性而辩
2025年
怀疑论的批判指向法律解释的必要性、理性、自主性、可行性等方面。认真对待法律解释的怀疑论,首先要认识到,怀疑论的根源在于它试图以理想主义尺度衡量和评价解释的现实功用,并因此得出法律解释“不能”的结论。其次要看到,怀疑论正确指出了法律的弹性等诸多问题,但它的许多批判并不妥当,例如,将形式主义模型当作解释理论的典范予以批判,以特殊案件的“不能”证伪整个解释理论的可能,从解释行为的策略性得出规范思维的无用性。总之,要反驳其错误,回答其问题,吸收其正确观点,并为法律解释的理性辩护。法律解释是一种给予和索取理由的动态推论实践,解释的理性是由相关规范性制度框架内的所有参与者通过说理活动共同保障的。
宋旭光
关键词:法律解释

相关作者

周加海
作品数:45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解释》
喻海松
作品数:65被引量:81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韩耀元
作品数:65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适用法律 《解释》
刘为波
作品数:28被引量:40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法律若干问题 《解释》 刑事案件 审理 法律适用问题
陈国庆
作品数:131被引量:8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