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4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相关文章
梦游留别
2024年
北宋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作《梦游留别》以李白之诗为源,22幅画分别对应22句诗,由梦因的传闻异辞到梦境的光怪陆离,最后到梦醒时分的理性克制,借太白诗思以表作者之思考。作者试图通过作品给观者带来李白诗中意象的视觉化呈现,更让观者感受到画中的人文特质。
孔俊泽(编绘)
关键词: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文特质
梦游留别
2023年
唐玄宗宝三年(744),李白被放逐出京。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南游吴越,闻听东南海边(mǔ)山奇峻壮丽,便心驰神往,写下这首魂飞神游的梦游之作,留别挚友。让我们跟随李白走进他那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境。
郭赣芳(编绘)
关键词:神游放逐
梦游留别
所属课程高中所属专业语文授课时数1课时内容说明《梦游留别》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人教版教材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的一篇诗歌。本单元的赏析指导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借助联想和想象...
胡志杰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文本细读
梦游留别
<正>所属课程高中所属专业语文授课时数1课时内容说明《梦游留别》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人教版教材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的一篇诗歌。本单元的赏析指导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借助联想...
胡志杰
梦游留别
2010年
张宗刚
关键词:梦游歌头水调清平乐浪淘沙声律
梦游留别
2006年
李白
从《梦游留别》窥探“诗仙”李白
2025年
梦游留别》是“诗仙”李白的代表作,通过描绘奇幻的梦境,展现出李白的个性和才华。可通过深入解读《梦游留别》窥探李白的内心世界,揭示他放荡不羁、恣意而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追求。李白在诗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彰显了他的非凡气质和独立精神。这首诗不仅体现出李白的文学才华,更传达了李白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因而成为经典之作。
耿婷艳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窥探
翻译显化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英译研究——以《梦游留别》许渊冲译本为例
2025年
梦游留别》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游仙诗代表作,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也是其翻译难点。本文在翻译显化理论的指导下,以《梦游留别》为研究对象,从句法显化、语用显化、意境显化三个方面分析翻译显化在许渊冲译本中的表征,以期为中国古代诗歌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汤梓菲
关键词: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融入--以《梦游留别》一诗为例
2025年
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丰富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不足或缺乏,会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教师发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鉴于此,高中教师可通过聚焦教材中古诗词,深度剖析“单元导读、诗词内容、学习提示”等教材基本要素,发掘丰富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着眼课堂,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评价之中,有序、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
黄振龙
关键词: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留别》修辞手法赏析
2024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底蕴,教师应从夸张、比喻、拟人等常见修辞手法入手,通过文本解读等手段,带领学生赏析古诗词文本,进而达到增强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古诗《梦游留别》为例,从四个方面探索古诗词教学中修辞手法的赏析策略,引领学生把握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张志兰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修辞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关作者

李玉红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民勤县第一中学
研究主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典小说教学 古典小说 门道 文学鉴赏
李浩
作品数:112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唐代 李白诗 唐代文学 《新唐书》 隐逸
刘志江
作品数:52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景山学校
研究主题:高中语文 同学 学科 教学设计 语文学习
吴松青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元素 赏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歌美学 赏析
葛景春
作品数:92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杜甫 李白诗歌 唐代 李白研究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