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篇“ 《大学章句》“的相关文章
- 朱熹《大学章句》家国观研究
- 朱熹作为理学的杰出代表与集大成者,其所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动荡与不安。在南宋这一特殊的偏安政权时期,其国家的军事策略上多采取对金国妥协甚至投降的态度。政治上,奸臣当道、权相专权,使得朝廷内部腐败成风,法制不彰,正义不伸。经济...
- 马银彪
- 关键词:《大学章句》
- 朱熹的“存理去欲”与“与民同欲”的民本思想——以《大学章句》为中心
- 2024年
- 朱熹《大学章句》强调“明明德”在于“存理去欲”,又解“治国平天下”,讲“絜矩之道”,要求“与民同欲”;尤其是,朱熹讲“财者人之所同欲”,反对“争民施夺”,反对聚敛财富,讲“仁者散财以得民”,要求“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强调以百姓利益为重,让百姓安心于生产,从而使得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赋予“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以深刻的民本思想。重要的是,对朱熹既讲“存理去欲”又强调“与民同欲”的思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理欲论,消除误解,而且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的治国理政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乐爱国
- 关键词:《大学章句》
- 朱熹《大学章句》中的道德修身思想
- 2024年
- 郑梓晗吴哲
- 再论朱子与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的差异——以《大学章句》《大学问》为中心
- 2023年
- 《大学》作为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典籍,将孔子的道德政治理想作了具体而细致的发挥,系统地论述了儒家由内圣而外王的途径。随着宋代儒学的复兴,《大学》脱离《礼记》单独行世并被朱子列为“四书”之首,越来越受到儒家知识分子的推崇与关注。
- 化仪
- 关键词:《大学章句》《大学问》
- “理”的名与实——《大学章句》的循环论证
- 2022年
- 《大学章句》不仅仅是朱熹对《大学》的注释,更是他对自己哲学体系的阐释和完善。朱熹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进行理论探讨,在确定前提的情况下,验证已经判断为真的结论。此举确立了唯理论的标准,使传统儒学走向理性化道路。
- 霍兴聪周佳颖
- 关键词:《大学章句》
- 成己至仁--《大学章句》中“止”的哲学意义
- 2022年
- 在《大学》中,先哲们将“至善”诠释为世界的边界,并将“止”与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止”视为“至善”的天理之所在,主张通过“即物穷理”的认识旨趣来认识“止”,再通过“修齐治平”的实践旨趣来达到“止”,也就是“行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发问者与践行者的人对“止”的探索与践行展开为一个“成己”与“成物”的过程。
- 钟雨康习细平
- 关键词:《大学章句》知止成己成物
- 刘沅对朱子《大学章句》的辩驳及其思想史意义
- 2022年
- 活跃于嘉道年间的"经学巨擘""川西夫子"刘沅,以推尊原典,恢复孔子、曾子《大学》本义为取向,以推动理学义理下行为诉求,向朱子学的精髓《大学章句》展开系统的辩驳。他从最完整地表征理学价值系统的《大学》之义理骨架"三纲八目"入手,全盘否定朱子对"三纲领"的解释,认为朱子所解妄牵己意,师心蔑古,完全背离圣人本旨;进而撇弃朱子以"格物"为"八条目"之统领,并以"诚意"取而代之。刘沅的辩驳显豁融通儒道、暗合阳明以及重视肉身的理论特质,一方面弱化了朱子的权威,减杀了朱子学在清代中晚期复振的力度;另一方面推动了《大学》义理向通俗化、可接受性和可实践性的转化,透显出觉民行道的现实诉求。更为重要的是,借此亦映照出清同治之前巴蜀哲学悉尊宋学、罕受汉学洗礼的学术取向,力证乾嘉汉学只是江南一域而非全国性学术现象,显现了理学区域化进程中的异质和差异,成为探究中晚清巴蜀哲学乃至朱子学学术格局和样态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个案。
- 李敬峰
- 关键词:《大学章句》巴蜀哲学
- 慎独中无法摆脱的“自欺阴影”——从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的阐释出发
- 2022年
- “慎独”与“自欺”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的重要概念。《大学》文本通过描绘一个小人与君子相遇的故事,来说明“慎独”与“自欺”的关系。历代注经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熹的以“知”解“独”说。从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的理解出发,可以解读出小人在遇到君子之前、遇到君子之时和对于“诚”状态的忽视而发生的三处自欺。故事在旁观者对于小人的共情当中结束。由于共情的发生机制,“慎独”作为一种工夫论具有了普遍性,同时也预示了第四处自欺的出现。面对难以摆脱的自欺状态,慎独的意义就在于直面自欺的现状并始终承认人处于“不诚”的可能之中。
- 曹志林
-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慎独共情
- 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对朱子的辩难及其思想史意义
- 2022年
- 朱子学在晚清突破乾嘉汉学的藩篱,迎来中兴和复振。如何对待朱子学、如何回应时弊成为以郭嵩焘为代表的晚清理学群体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郭嵩焘以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大学章句》为切入点,兼采汉宋,无所依阿,诉诸经世,从文本到义理向朱子展开系统的辩难,显豁出依违朱子的鲜明特质。它一方面绾合汉学、宋学和经世致用之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开显出诠释《大学》的新维度;另一方面在理学中兴的视域下,以“尊经即所以尊朱子”为宗旨,指明判释朱子的新视角和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由郭嵩焘这一个案透显出晚清经典诠释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浓郁色彩。
- 李敬峰刘俊
- 关键词:郭嵩焘辩难经世
- 《大学章句》与“格物致知”
- 2021年
-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作为朱熹思想精华之一的《大学章句》,多处反映了朱熹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与把万物之理等同于伦理纲常的理念。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认为"物格"即是达到豁然贯通的、对道德伦理达到"自律性"把握的境界,"致知"是"格物"之后获得的知识成果。从"格物致知"看《大学章句》不能仅从文本整理出发,而应看做朱熹阐释自己认识论的道德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教本。
- 赵泽明
- 关键词:认识论《大学章句》格物致知
相关作者
- 乐爱国

- 作品数:233被引量:4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论语》 朱子学 《中庸章句》 牟宗三
- 殷慧

- 作品数:58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研究主题:礼学 理学 礼学思想 宋代 礼教
- 周之翔

-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研究主题:《大学章句》 自得 训诂 明明德 宋代理学
- 朱汉民

- 作品数:329被引量:9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研究主题:理学 湖湘文化 儒学 书院 中国文化
- 王丽霞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大学章句》 《大学问》 认识论 良知 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