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0篇“ 《声声慢》“的相关文章
文化意境中宋词的维译——以《声声慢》为例
2025年
诗词中的意象美是诗词的灵魂,对译者而言,诗词翻译中的文化意境较难把握,意境美难以表达。因此需要后人不断探究诗词翻译中的文化意境美,为这项研究做出努力。本文基于文化意境理论,介绍了宋词翻译的意境美,利用文化意境理论相关知识对宋词《声声慢》的维译进行评析,从而对译者在诗词翻译时的文化意象完整度加以验证。
喜蕊佟菲菲
关键词:宋词《声声慢》维吾尔语翻译文化意境
一曲独具匠心的生命绝唱——公开课《声声慢(寻寻觅觅)》品赏
2025年
本课主要通过“初读作品,体味愁情;诗词改写,鉴赏愁情;拓展延伸,深悟愁情”三个环节,对《声声慢》进行品读鉴赏。教学重点是对《声声慢》进行诗词改写,比较阅读,品味诗和词在语言、内容、抒情上的不同,理解词人“愁”的内涵,领会愁绪的层次性和丰盈性,感受词人独特的艺术匠心,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郑晓燕
关键词:《声声慢》情感内涵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特色诗歌课程的构建——以诗歌《声声慢》教学为例
2025年
自教育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以融合性、全面性为目标,STEAM教育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脱颖而出。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Scratch作为一款适合8岁及以上儿童的编程软件,具有图文趣味性和交互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样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基础学科,涉及大量跨学科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和不断修订的统编版教材都强调诗歌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但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和考核措施未做出相应调整。将Scratch与中国特色诗歌的教学相结合,更新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展新的诗歌教学观。
李沫霏
关键词:STEAM诗歌教学SCRATCH
意象分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为例
2025年
意象分析是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很多教师对意象的分析有着过度简化的倾向。意象强调具体的“象”与个性化的“意”之间的融合,因此意象在作品中的个性化意义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的比较分析,具体探讨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个性化意象的解读路径和注意事项。
徐樑汪易云
关键词:意象分析古诗词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
思维导图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与探究——以“富贵闲愁与家国浓愁--《一剪梅》与《声声慢》联读”教学为例
2025年
普通高中语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古诗词占比高达40篇,学生常常畏于背诵、怠于理解。可借助各种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悟情感;聚焦意象,辨析形象;梳理归纳,图式记忆;互联迁移,比较探究;梳理结构,图式归纳。以便帮助学生开展诗词深度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李慧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古诗词《一剪梅》《声声慢》联读
作品的“矛盾”和“罅隙”处即教学的关键切入点--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愁情表达与婉约特质探寻
2025年
文章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为核心,破除标签化和刻板印象,引导学生深入诗词的细节,从情感、意境、语言三个层面入手,在层层铺垫的愁情爆发、饱满丰富的愁情内核、直抒胸臆的愁情表达中探寻李清照词作情感内敛克制、意境沉郁哀婉和语言细腻婉转等婉约特质,使学生在体验情感、感受意境、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审美认知,切实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落地生根。
李伟
关键词:审美鉴赏能力教学切入点
“人格声音”视域下的艺术歌曲跨文化现象——左汉《声声慢》词乐配置探析
2025年
“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声音”是国内音乐学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和学术论域。由此,当代音乐中的跨文化现象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在一些西方当代新作品被关注的同时,既有的理论问题也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成为当前国内学界新的重要学术增长点。比利时作曲家左汉(Johan Famaey,1979—)[1]的音乐创作以中西文化融合而著称,是“西音中声”这个话题中的一则特殊案例。
盛汉
关键词:中西文化融合艺术歌曲
声声慢
2024年
“磨剪子,戗菜刀——”“桂花酒酿,小元宵——”记忆中,弄堂里的吆喝声好似一条覆着树荫的清溪,曲曲折折,隐隐约约,年复一年宗地流着。
张锐涵
关键词:声声慢弄堂元宵
声声慢》朗读教学策略
2024年
探讨李清照《声声慢》的朗读教学策略,通过初读、精读、品读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内容、情感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蒋静
关键词:《声声慢》朗读教学
声声慢》词调与声情
2024年
声声慢》在宋代存84调,以平韵居多。晁补之的《胜胜》延续了章楶双调六十六字《声声令》的主题和声情特点,是《声声令》至《声声慢》词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张阁是第一位使用《声声慢》词调名称的词人,《胜胜》和《声声慢》属于同调异名。《声声慢》词调沿着晚唐五代花间词的相思离情主题,其声情在词的韵律、题材和词人风格的影响下由早期的缠绵宛转发展出悲咽、欢乐、风流蕴藉、悲壮与清空等丰富的特征。
王忠丽
关键词:《声声慢》词调声情

相关作者

陈思宇
作品数:268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产品设计 设计方法 空气净化器 电磁炉 竹木
胡思亮
作品数:2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声声慢 水母 飞侠 空气净化器 产品设计
陆晶晶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声声慢 水母 除尘 车头 笔筒
葛逊
作品数:11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政治部
研究主题:歌词 歌曲 文学作品 诗歌 音乐艺术
童洪星
作品数:39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学军中学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高考语文 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 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