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文章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被引量:35
2006年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教科文组织文化组织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被引量:11
2004年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际法文化保护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理念与中国保护实践
2025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中国保护法规文件精神指导下,20年来中国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及相关文件有着不同的逻辑走向,前者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社区主体性及其创造性,后者重视统一性、民族主体性与传统性。中国保护实践的特色在于:国家主导的系统性保护格局与相关制度创新,社会全面参与的中华文化传承,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逐步增强的“遗的人民性”。基于保护的历史与经验,未来的中国保护实践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应该抓关键与重点;鼓励社区民众的文化创造与族际的文化交流与共享;处理好保护传承过程中的道、艺、器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
贺少雅萧放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化共享
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认识春节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2025年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视角对春节的重新认识。在文化意义层面,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在社会功能层面,春节的传承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家庭社区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为中国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符合该公约所强调的社区参与原则。在当代价值层面,春节从粮食安全、优质教育等多个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所代表的遗活态性、广泛性、基础性、核心性和向心性,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深入认识春节的多重价值,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对保护及其重要性的再认识。
王晨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春节申遗
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被引量:1
2025年
美国并未加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美国公共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公约》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框架。以1999年教科文组织和史密森学会联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会议对1989年联合国《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评估,以及如何针对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关切,调整民俗传统保护方式的探讨。会议从根本上奠定了2003年《公约》的基础,而史密森民俗生活中心的学者亦因之深度参与了公约起草等工作。勾勒美国公共民俗学传统,特别是史密森民俗生活中心与公约形成的密切关联,对于探讨保护以社区为中心、社区参与理念的学术渊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彭牧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社区参与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要精神及其对完善中国遗法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6
2024年
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保护利用遗的积极性,实现保护传承的共治共享。
王云霞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权益保障惠益分享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续)
2023年
四、从费孝通先生的16字箴言来理解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费先生在1990年12月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16字箴言,其内涵与后来国际社会形成的关于保护的理念是常贴近的。费先生的概括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也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当代问题与可能前景,其中包含的交流机制与保护的人类大业是息息相通的。
高丙中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费孝通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纪念《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 展示遗风采 讲述中国故事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持续深入保护和传承文化自然遗产,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期专题报道聚焦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绽放迷人光彩。
付冰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上)被引量:1
2023年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高丙中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共享公共政策社会实践
前瞻与思辨:拓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视角——评《UNESCO〈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被引量:1
2023年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且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公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截至目前,该公约已有180个缔约国加入②,成为引领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国际准则和规范。
白松强李惠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发展史UNESCO《公约》

相关作者

王文章
作品数:128被引量:3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致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出版座谈会
刘淑娟
作品数:30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公约
康丽
作品数:30被引量:13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巧女故事 故事 民间文学 性别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高丙中
作品数:121被引量:2,427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民俗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志 公共文化 中国民俗学
唐海清
作品数:28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法学院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土著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文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