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7篇“ Β防御素“的相关文章
血清人类β防御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表达水平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类β防御2(HBD2)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分为难治性肺炎组(n=53)和普通肺炎组(n=92)。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血清HBD2、sST2水平。采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影响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D2、sST2水平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难治性肺炎组的肺实变占比、胸腔积液占比高于普通肺炎组,发热时间长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肺炎组的血清HBD2、sST2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实变、胸腔积液、高HBD2血清水平和高sST2血清水平为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P<0.05)。血清HBD2水平诊断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分别为0.817、0.557,血清sST2水平诊断的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分别为0.841、0.607。二者联合诊断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Youden指数为0.721。结论血清HBD2、sST2水平联合诊断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价值较高。
曹练穆艳顺张丽红杨勇刘鑫惠吴树琴王佩薇
关键词:肺实变
人β防御2、3在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牙龈组织中的水平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人β防御(human beta-defensin, hBD)-2、3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牙周健康受试者20例。弗罗里达探针进行牙周指标检测,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以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采用RT-qPCR检测牙龈组织中hBD-2、3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龈组织中hBD-2、3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D、CAL在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血压组中最高,健康组中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测得健康组hBD-2、3 mRNA水平最高,慢性牙周炎组次之,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血压组最低(P<0.05),且hBD-2、3 mRNA与PD、CAL均呈负相关,hBD-2、3 mRNA与BI呈中等程度负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组和慢性牙周炎合并高血压组hBD-2、3评分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能是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加重的危险因,其原因可能与牙龈组织中hBD-2、3表达降低有关。
周歆王玉雪张昊郑钧元周永庆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牙周炎人Β防御素-2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人β防御2与腺病毒肺炎患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人β防御2(hBD-2)与腺病毒肺炎(AP)患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93例AP患儿,根据出院3个月后是否发生BO将AP患儿分为BO组58例和非BO组135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MGB1、hBD-2,用单因及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儿发生BO的影响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hBD-2对AP患儿发生BO的预测价值。结果BO组月龄小于非BO组,热程长于非BO组,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发生比例及血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原、HMGB1、hBD-2高于非BO组(P均<0.05)。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和HMGB1、hBD-2升高为AP患儿发生BO的独立危险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MGB1、hBD-2联合应用预测AP患儿发生BO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与血清HMGB1、hBD-2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739、0.7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MGB1、hBD-2水平升高是AP患儿发生BO的危险因,二者联合检测对AP患儿发生BO的预测价值较高。
程佳敏谭志军蒙勇球梁宙赵玉莲郑凤丽
关键词:腺病毒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高迁移率族蛋白B1人Β防御素2
人β防御3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人β防御-3(HBD3)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病毒株复制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分为Control组、1.00感染复数(MOI)组、0.10 MOI及0.01MOI组,Control组为无病毒对照组,后3组Vero细胞用1.00 MOI、0.10 MOI、0.01MOI VSV-GFP感染,采用噬斑形成实验观察感染第3天时各组Vero细胞存活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感染24 h时1.00、0.10及0.01 MOI组Vero细胞内病毒基质蛋白(M)和GFP信使RNA(mRNA)表达;取对数生长期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分为未处理组、VSV-GFP组及VSV-GFP+HBD3组,采用Imag J软件对各组镜下A549荧光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使用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内M和GFP mRNA表达。结果随着病毒滴度的增加,Vero细胞内空斑形成数目增多;Vero细胞内M和GFP mRNA表达表现为0.01 MOI组<0.10 MOI组<1.00 MOI组(P<0.05);VSV-GFP+HBD3组A549细胞单位面积内的荧光强度较VSV-GFP组减弱(P<0.05),M和GFP mRNA表达较VSV-GFP组降低(P<0.05)。结论HBD3可抑制VSV-GFP进入细胞后的病毒复制。
张乙进安利娟罗红舒莉萍江滟
关键词:水疱性口炎病毒病毒复制抗菌肽抗病毒
人β防御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人β防御是一类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活性的人体自分泌抗菌肽,因其强大的生物学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人β防御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如黏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形链球菌、齿垢密螺旋体以及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其通过调节体内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发挥抗炎作用,且人β防御可能在促进组织再生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关于人β防御与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种植体周围炎、扁平苔藓以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的研究。随着人β防御在口腔方面的深入研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牙科材料用于临床上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周歆郑钧元周永庆
关键词:口腔医学抗菌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的猪白介-22/β防御2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的猪白介‑22/β防御2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将根据猪β防御2基因与猪白介‑22基因的CDS串联构建的猪白介‑22/β防御2融合蛋白基因序列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上,...
齐雪峰李显陈希文
猪β防御2与α干扰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评价
2024年
为获得同时具有广谱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的猪β防御2(PBD2)与猪α干扰(PoIFN-α)重组融合蛋白,将2种蛋白的基因串联融合后插入pPICZαA载体,电转导入KM71H毕赤酵母细胞构建工程菌,经甲醇诱导表达后,浓缩分离重组蛋白,MTT法和猪红细胞溶血试验测定其细胞毒性,并对重组融合蛋白的体外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pPICZαA-PBD2-IFNα-KM71H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经诱导、表达、浓缩纯化后的融合蛋白PBD2-IFN-α的质量浓度为1.116g/L,相对分子质量为25kDa,当蛋白质量浓度低于4^(-4) g/L时对PK-15细胞和猪红细胞无明显毒性,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混菌平板上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15.0±0.9)mm,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抑菌活性,Reed-Muench法计算融合蛋白在PK-15中对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抗病毒活性为8.89×10^(5) U/mL。为进一步开发该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抗细菌和抗病毒产品奠定了理论基础。
雷白时李秀丽李秀丽张会文李伯森赵款张武超梁飞袁万哲
关键词:猪Α干扰素重组融合蛋白抗细菌
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5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预防作用
2024年
为探究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5(bovine neutrophilβ-defensins 5,BNBD5,B5)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5处理组,KP感染组和B5预处理后感染KP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肺脏TNF-α和IL-1β水平,涂板法检测肺脏和脾脏的细菌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果表明,鼻内给予B5未引起肺脏病理损伤,未诱导肺脏产生过量TNF-α和IL-1β。B5能减轻KP引起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少肺脏和脾脏中的细菌载量;增加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上调肺组织TNF-α水平。表明鼻内给予B5能保护KP感染小鼠。
朱树馨黄璟昇申心怡康伟超张远嘉邓志杰黄康萍何家康梁正敏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小鼠
血清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β防御2对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β防御2(HBD2)对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胸部创伤(包括以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152例为创伤组,并根据其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53)和无感染组(n=9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2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CS3、HBD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感染组血清SOCS3与HBD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影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OCS3、HBD2对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采用Z检验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创伤组血清SOCS3、HBD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SOCS3、HBD2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SOCS3与HBD2水平呈正相关(r=0.579,P<0.05)。SOCS3、HBD2、ISS评分是影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因(P<0.05)。血清SOCS3、HBD2联合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AUC为0.920(95%可信区间:0.878~0.961),SOCS3、HBD2单独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830(95%可信区间:0.763~0.897)、0.811(95%可信区间:0.741~0.881),二者联合诊断效能较SOCS3(Z=2.252,P=0.024)、HBD2(Z=2.615,P=0.009)单独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3、HBD2水平异常升高,二者联合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价值较高。
张泉河张吉帅赵文李锋
关键词:胸部创伤细菌感染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危险因及血清β防御2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早期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泌尿结石疾病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术后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观察血清β防御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对早期预测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分成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记录患者资料,分析危险因,此外采集2组血液分离血清,测定血清β防御2、HMGB1、TLR4水平。结果 术后35例(28.7%)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多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60 min、泌尿道手术史、合并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72 h、住院时间≥7 d均是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P=0.023、0.014、0.016、0.019、0.008、0.011,OR值=2.154、3.021、2.451、2.331、2.025、2.415);感染组血清β防御2、HMGB1、TLR4检测水平高于未感染组(t=10.48、28.47、22.86,P<0.05)。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年龄、手术时间、泌尿手术室、合并糖尿管、导尿管留置与住院时间为术后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需加强防范,术后通过检测血清β防御2、HMGB1、TLR4水平对早期预测感染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周恩谱钱余黄进宝曾俊斌陆航晨
关键词:输尿管镜碎石术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