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91篇“ Β淀粉样肽“的相关文章
- SOD1突变体与β淀粉样肽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突触丢失和渐进性神经元死亡为特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障碍。在AD的病理机制中,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
- 赵辽
- 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肽氧化应激
- 胱抑素C和组织蛋白酶B轴对β淀粉样肽聚集和降解的影响
- 2023年
- 淀粉样蛋白沉积疾病是由错误折叠的蛋白在细胞内外聚集而引起的一类蛋白质构象类疾病.淀粉样肽β(Amyloidβ,Aβ)被认为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致病蛋白,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一系列分泌酶切割而产生的,由于切割方式不同产生多种不同的肽段类型.人胱抑素C(Human cystatin C,HCC)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体体液和组织液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CC可与可溶性的Aβ结合,它与Aβ的原纤维共定位于AD病人的脑部病灶组织,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at B)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主要存在于脑内胶质细胞的溶酶体中.Aβ含量的增加可以刺激胶质细胞释放Cat B,对Aβ浓度进行调节,但Cat B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Aβ前体蛋白处理和Aβ42代谢中发挥的作用仍有待确定.本文阐述了HCC-Cat B轴可能在AD进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的观点,以期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何剑为卢艳杰陈静崔燚王静茹宋洪健
- 关键词:胱抑素C组织蛋白酶BΒ淀粉样肽
- 双侧丘脑注射β淀粉样肽42寡聚体是构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新方法
- 2023年
- 目的:通过双侧丘脑注射β-淀粉样肽42(amyloidβ-peptides 42,Aβ_(42))寡聚体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和Aβ组,每组40只。Aβ组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将Aβ_(42)寡聚体注射至双侧丘脑。术后3、7、14和28 d分别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动物神经功能;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双侧丘脑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Ser396)]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溶剂组相比,Aβ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Aβ组小鼠GFAP、Iba1和p-tau(Ser396)水平显著升高,而NeuN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Aβ_(42)寡聚体小鼠双侧丘脑注射法是构建AD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 丁燕朱培植宋萍萍刘昱君张玉生
- 关键词:淀粉样肽丘脑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
- 一种β淀粉样肽的纯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β淀粉样肽的纯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罩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壳体,所述...
- 夏彬何伶杰
- 文献传递
-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β淀粉样肽与氧化应激被引量:8
- 2021年
-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是影响衰老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Aβ),它在脑中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Aβ沉积引发的氧化应激会诱导认知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元丢失、死亡,最终引起AD病理的发生与发展。本文重点论述AD发生发展中淀粉样肽毒性产生的机制,大分子的氧化过程及淀粉样肽与氧化应激相互影响的过程,旨在阐明AD发生发展过程中淀粉样肽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为促进AD抗氧化剂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 邵思迈史洺余姊阳原野游言文郝莉张紫娟张振强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肽氧化应激
- β淀粉样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相互影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老年痴呆),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据《2018年全球阿尔茨海默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每3秒就会新发一例痴呆病例,全世界有5000万人患有痴呆,预计到2030年发病人数将达到8200万,治疗和护理费用达2万亿美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形势同样十分严峻,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AD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需承担AD总花费达5074.9亿美元.
- 吕彩珍王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谷氨酸能神经元淀粉样前体蛋白
- β淀粉样肽42寡聚体对小鼠丘脑神经毒性作用研究
-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amyloid beta-peptides,Aβ)42寡聚体对小鼠丘脑的神经毒性作用,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动物模型。方法:将150只C57...
- 朱培植
- 关键词:Β淀粉样肽神经毒性丘脑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血清β淀粉样肽40联合尿微量白蛋白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肽40(Aβ40)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86例,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将其分为观察组(97例)及对照组(89例),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血管病变组(25例)、中度血管病变组(43例)及重度血管病变组(29例),根据晨尿mAlb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晨尿mAlb阳性组(86例)和晨尿mAlb阴性组(1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β40水平并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尿mAlb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所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腰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Aβ40、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下肢血管病变T2DM患者血清Aβ40与HbA1c、TG、Scr、Hcy、mAlb均呈正相关,尿mAlb与HbA1c、TC、TG、Scr、Hcy、Aβ40均呈正相关(P<0.05)。中度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Aβ40和尿mAlb水平高于轻度血管病变组,重度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Aβ40和尿mAlb水平均高于轻度及中度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mAlb阳性组患者血清Aβ40水平和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晨尿mAlb阴性组(P<0.05)。结论血清Aβ40、尿mAlb水平与T2DM患者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及其程度密切相关。
- 何霁何明海袁宁黄秋鹏
-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下肢血管病变
- 检测β淀粉样肽不同构象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近似呈现指数式增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遏制阿尔茨海默症在人群中的蔓延,当前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和早期诊断。目前,β淀粉样肽是研究最广且公认的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对β淀粉样肽不同构象的信号响应快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β淀粉样肽的生物识别单元的角度评述了近五年β淀粉样肽单体、低聚物和纤维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王健行田梦舒桐苏磊刘国东张学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Β淀粉样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核桃多肽对过氧化氢及β淀粉样肽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核桃多肽对过氧化氢(H_2O_2)及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_2O_2及Aβ25-35损伤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核桃多肽(0.1,0.25,0.5,0.75,1,2 mg·L^(-1))预保护PC1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试剂盒检测H_2O_2及Aβ25-35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并研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作用;采用DCFH-DA结合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核桃多肽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H_2O_2及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核桃多肽组的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和细胞内的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核桃多肽对H_2O_2及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C12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 邹娟盖茂陶杨
- 关键词:核桃多肽Β-淀粉样多肽过氧化氢PC12细胞氧化应激